這是2018問卷整理最後一個篇章
前文請見 2018台灣家貓醫療行為與健康照護調查part1,2018台灣家貓醫療行為與健康照護調查part2
1、您的生理性別?
2、您的年齡層
我們可以發現飼主性別比例,女性高於9成,
若為家庭一同照顧,則可推估家貓的主要照顧者為19~35歲女性。
3、請問您的養貓年資?
4、正常狀況下,您家有幾貓?(不含中途)
綜合上述兩題用excel做相關性分析,養貓年資與養貓隻數的R 平方值為0.72,
(R 平方值是介於 0 和 1 之間的數字,當趨勢線的 R 平方值越接近 1 ,表示兩者間越相關),
表示養貓年資越久,養貓隻數就可能越多。
與2017 台灣家貓飲食習慣大調查分析回饋之問卷調查趨勢相同。
另用機率圖再次檢查,顯示養貓年資與養貓隻數確實服從正態分布。
5、除貓以外,您是否有養其他動物?
73%的貓家庭,只有養貓,
17%的家庭養貓有狗,
另外10%的家庭有養其他寵物,例如水族觀賞魚、鸚鵡、刺蝟、貂...等。
6、整體來說,您家A貓咪的飲食狀況比例為何?
(1分為純吃乾糧,10分為全濕食,自評1到10分)
隨著濕食飲食的推廣,這五年間貓生食、貓鮮食的觀念越發普及,
腎臟與泌尿道疾病的預防與保養,也不限於處方飼料,而是專注於水分的獲取,
也隨著對貓的了解,更多貓家長開始選擇更優質的蛋白質,提供更接近食物原型的食物。
我們可從乾溼食比例看到,半濕食與全濕食的家庭已佔了很大的比例。
7、整體來說,您家B貓咪的飲食狀況比例為何?
8、整體來說,您家C貓咪的飲食狀況比例為何?
9、整體來說,您家D貓咪的飲食狀況比例為何?
(若家中超過4貓,則選4隻為代表即可)
10、您家的貓咪食物來源有哪些?(複選)
這一題的選項有飼料、自製生食、商業生食、自製鮮食、商業鮮食、凍乾或乾燥脫水糧、主食罐、副食罐,
有82.6%的家貓仍舊會吃飼料,
我們可以發現只要不是全濕食家庭,都有勾選飼料,表示飼料仍然是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。
有68.8%的家貓會吃到主食罐,有58.3%的家貓會吃到副食罐,
有30.3%的家貓會吃到家長親自下廚製作的自製鮮食,
有27.9%的家長會購買商業生食,有14.7%的家長會為貓咪準備凍乾或乾燥脫水糧,
另外有12%的家長會親自下廚製作貓的生食。
商業鮮食(8.4%)的比例反而比自製鮮食低,倒是今年的新發現。
11、您覺得貓咪的飲水量,每公斤應攝取多少水分?
網路上很多關於貓喝水的討論,基本上只要每公斤貓體重能喝到30cc水,就不用太緊張,
如果是全生食家庭,在每天攝取體重3~4%的食物重時,
其實不用另外加水,身體也就有基礎可運作的水量了(若要酌加也是OK)。
12、您的貓的生活環境是?
台灣環境不適合放養貓咪,很開心發現大多數的貓咪(96.7%)都是家貓型態。
13、您家的貓是否有打晶片?
有50.5%的貓有進行寵物登記(打晶片),部份表示有規劃,但尚未進行施打登記(12.9%),
這與台北市動保處依據103年度台北市犬貓數調查研究的結果接近,
2014年的研究指出台北市有104,076隻家貓,但只有42,432隻貓登入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,貓的寵登率不達5成。
本調查時間為2017年底,寵登率過半,也算是慢慢進步中吧 :)
小提醒:根據寵物登記管理辦法、動物保護法,貓已陸續被各縣市政府列入須執行寵物登記的對象。
【寵物:指犬、貓及其他供玩賞、伴侶之目的而飼養或管領之動物】
14、您家的貓是否有進行絕育手術?
很開心看到88.6%的貓咪都有接受絕育手術,7.5%表示年紀未到,但有規劃絕育,
扣除特殊原因未絕育者外,僅2.4%的貓咪未絕育。
15、您的貓大約多久打一次狂犬病疫苗?
928除了是教師節外,也是世界狂犬病日,政府機關一直在宣導貓、犬飼主需為寵物施打狂犬病疫苗,
但關於貓施打疫苗可能長腫瘤的一律仍在,雖台大學者也證實國外研究發現可疑關聯,
可不打就違法,這件事情在貓家長心中總還是煎熬。
不為家貓施打狂犬病疫苗的家長為大宗,佔54.7%,
一年一次照表操課準時打的家長則佔22.2%,
收到通知單或手機簡訊再去醫院打的佔5.7%,
固定稍微延遲期間,近兩年才打一次的佔3.9%。
進一步分析不為家貓施打狂犬病疫苗的家長資料可發現,
這些不打狂犬病疫苗的貓絕大多數有施打年度三合一預防針,且給予一定程度的醫療資源,
表示這些家長並不是基於費用考量。
16、您的貓大約多久打一次預防針?
近半數(46.5%)的家長固定一年帶去獸醫院進行預防針注射。
16.2%的家長不會貓咪進行任何注射,
從他們所留下的資料發現,多是擔心注射引發腫瘤(VAS、FISS)之疑慮,
並說明居家環境單純且不放養,另外也有因貓已經高齡,故不再繼續打疫苗。
13.5%的家長三年打一次,9.3%的家長兩年打一次。
17、若您有給貓打預防針,是打那一種呢?
過半(66.1%)的家長為貓咪選擇三合一預防針,
21.7%的貓咪選擇五合一預防針,
5.4%的貓咪選擇四合一預防針,
3.4%的貓咪選擇四合一+貓白血,
有些則會另外加FIP。
18、您的貓是否做過貓愛滋、貓白血kit檢查?
有64.6%的貓做過貓愛滋、貓白血kit檢查,35.4%的貓則無,
幼貓因為有母乳抗體影響,基本上做了也不會太準,通常六個月以上測才會比較準確。
不過,kit試劑也有可能出錯的,如果驗出不好的藍點點,又很在意是不是真的中獎了的話,
建議送到【台灣基因】做PCR分析測試。
說真的,好好保養,吃好睡好冬暖夏涼每天當主子一樣服侍,
其實真的愛滋、白血發病的機率還比膀胱腎臟等泌尿道疾病的機率低。
若您的孩兒不慎中獎,請與您的獸醫一同討論,
病貓一樣可以過著爽吱吱的生活喔!
19、您的貓是否做過貓心絲蟲kit檢查?
有做過貓心絲蟲kit的比例為40.8%,比做貓愛滋、貓白血的少,
心絲蟲不只是好發在狗,其實貓體溫高,蚊子也很喜歡叮啊~
養在戶外的寵物罹患心絲蟲機率為44.9%,養在室內也有高達8.9%機率染病,
可以考慮列在常規的健康檢查中,如果是單純環境室內貓,驗過一次貓愛滋+貓白血後,
也許下一年打預防針時,就幫她加做一個心絲蟲確認這樣。
20、您是否有固定看診或配合的獸醫師?
隨著寵物醫療的觀念一直被推廣,以及家長對於貓咪健康照顧的重視,
近九成(88.9%)的家長都有固定看診的獸醫師。
21、若有固定看診或配合的獸醫師,選擇他的原因是?(複選)?
選擇原因依序說明如下,
獸醫的醫病關係有寵物、有飼主,互信很重要,我們在家的觀察也很重要,
因為貓不會講話,建議家長多瞭解貓的一般醫學常識,當需要跟醫生溝通時,
才能掌握時效,很快地講出醫生聽得懂的話,當我們的小動物醫學知識或能力越好,
我們的孩子到了獸醫院,就能越快地得到適切的照顧喔。
1) 樂意回答醫療問題與討論,63.8%
2) 尊重並關心我的貓,60.1%
3) 有一定的貓咪醫學知識,58.2%
4) 離家近、方便,53.5%
5) 朋友或網路推薦,33.6%
6) 樂於進行飼主教育並鼓勵家長,33%
7) 對醫療計畫的醫學或經濟方面有彈性,16%
8) 承認自己無法回答的問題,11%
22、平均來說,您『一年』花費在『一隻健康貓』身上的醫藥費有多少?
當貓咪年輕健康的時候,最大筆的單次醫療開銷大概就是瘸育跟年度預防針注射而已,
一年醫藥費低於3,000元的過半,佔60.6%。
23、平均來說,您『一年』花費在『一隻生病貓』身上的醫藥費有多少?
將健康貓所佔的53.8%計入,若貓生病或是老化時,每年醫藥費超過兩萬者,佔16.8%,
每年醫藥費介於一萬到兩萬者,佔7.2%,每年醫藥費介於6,000到一萬之間的,佔6.9%,
每年醫藥費介於3,000到5,999元之間的,佔8.7%,每年醫藥費2,999元以下的,佔6.6%。
若將健康貓數據移除,每年生病貓醫藥費破萬者過半(36.4%+15.6%)。
每年醫藥費超過兩萬者,佔36.4%。
每年醫藥費介於一萬到兩萬者,佔15.6%。
每年醫藥費介於6,000到一萬之間的,14.9%。
每年醫藥費介於3,000到5,999元之間的,佔18.8%。
每年醫藥費2,999元以下的14.3%。
24、請問您的生病貓的疾病是?(複選)
在罹患疾病部分,
腎臟泌尿疾病比例最高,佔23.6%。
口炎,佔19.9%。胃炎、腸道炎症或結腸炎 ,佔19.9%。同為第二。
上呼吸道感染 ,佔16.1%,排名第四。
皮膚過敏佔13%,排名第五。
25、平均來說,您的『一隻貓』『每個月』的花費有多少?
(包含食衣住行育樂醫療)
平均來說,照顧一隻貓約需要3,000元,
花費1,499元/月以下的佔21.6%,
花費1,500~2,999元/月的佔44.1%,
花費3,000~5,999元/月的佔29.4%,
花費6,000元/月的佔4.8%。
---
往年問卷分析請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