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有時候會記錄一些主食罐或一些商業濕食的心得,
但其實我們家主要還是自製為主,
大多還是以下面這兩篇為原則:
剛好手邊拿到一批漂亮新鮮的肉鵪鶉,
就順便介紹一下貓生食鵪鶉的好處吧 :)
每100g鵪鶉肉,蛋白質含量高達24.3克,比豬、牛、羊、雞、鴨肉的蛋白質含量都高(雞肉蛋白質含量為19.7%)。
脂肪、膽固醇含量又比豬、牛、羊、雞、鴨肉等低。
鵪鶉肉中多種維生素的含量比雞肉高2-3倍。
本來是想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【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】,
可惜他的資料庫中只有鵪鶉蛋(鳥蛋)的分析,
只好用google搜尋"肉鵪鶉營養分析"排行第一的資料來源。
在貓咪生食的領域中,
台灣自製貓生食食譜比較常被運用的有Anna食譜、Feline Nutrition食譜、Pierson食譜、TC Feline食譜...等。
後來在國外也是使用多年的生食餵養方式"模擬生物獵食法"(Prey Model Raw, PMR),
在台灣也慢慢崛起,
模擬生物獵食法的英文除了Prey Model Raw外,也有Frankenprey這個稱呼。
PMR帶骨生肉餵食法的原則十分簡單好記,
肉類 80% (以重量計)
可食用骨 10%
肝臟 5%
其他器官 5%
80/10/5/5的原則是典型貓科動物獵物百分比的粗略平均值,
而家貓的每日建議餵食量為貓體重的2%~4%(那就抓3%好了),
所取得的生鵪鶉,帶腦、心、脾,沒有其他器官。
補一點雞肝、豬胰臟(腰尺)就非常適合進行碎骨肉塊餵食法。
提醒一下:
雞蛋、瘦肉、脂肪、皮、筋、腱、軟骨、胗、肺、心、胃
這些都是平滑肌或心肌,在貓咪生食世界中,算是肉類喔。
(上述只有在黑白切世界算內臟)
脾、胰、肝、腎、腦、睪丸這些具有內分泌功能的腺體,
才算是內臟喔~
然後查了一下,眼睛被列入其他內臟類。
(這張圖常在貓生食相關文章中出現,已經不知道原始出處,
如果原作者有看到,請聯繫我,為您加上出處來源或是進行刪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