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>>很久以前的小作業<<<

 

環境美學包括了生態﹑心理﹑社會﹑色彩﹑園藝﹑建築等知識領域。情意教學的意涵則涵蓋保持個人價值需求、增進人際互動的需要、情緒引導與輔導、協助學生社會化、提供鄉土文化情懷與歷史脈絡的同理。

依據王鑫(1991)所提出的環境美學教育三大層面圖,若環境教育互動的過程中有直接的參與或間接的獲得(直接的參與包括味覺、嗅覺、觸覺、聽覺、視覺等,間接的獲得指的是透過文學、繪畫、照相、音樂等媒體),在教學活動中有認定、解釋、表達等活動則視為在環境教育上應用了環境美學。

環境教育所強調的就是欣賞的教育,同時也是美學的,期待透過感官意識和美的欣賞,在自然中感覺自然,進而發展出珍惜環境的態度,激起保護環境的使命感。

在教學上欣賞活動有相當多的形式,不管室內或室外,利用適當的方式只要能與學生達到心領神會,自然而然就能達到欣賞教學的效果。例如在室外最能帶入情境的就是我們周遭的地形景觀及大自然的美。

  • 在台灣,環境美學並非主流,但漸漸被人所重視,環境美學在實踐中的運用非常廣泛,其內容也非常豐富。
  • 環境美學的欣賞可融入各科教學,用適當的方法培養,美的教育不可少,若只將「美」鎖定在藝術與人文的領域中,難免可惜。在強調課程統整的教育之下,科目之間除了縱向的統整之外,還要有橫向的統整。除了認知層面的吸收外,更要再加入情意面向的抒發。
  • 美的心境要花時間訓練及培養的,有賴於教育者從旁充實和啟發。鼓勵孩子自然且高度的使用五官感受大自然的美,去發現、去想像、去感受體會美的存在,對環境覺知、敏感度的培養極有幫助。若能使人們對環境的改變或衰敗產生敏銳的排斥感,激起保護環境的使命感,進而加入環境保護的行列,就達成環境教育的目的了。
  • 多數民眾覺得美很重要,並肯定美感教育。但碰觸到實質的教育環節,美育的重要度卻落於五育之末。學生較無法對知識形成主觀的價值感。所以要充實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真實感受,從觀察中、想像中、持續不斷的接觸中,獲得環境美感的建立,進而會審美,有環境美的嚮往,美的期待,進而化為行動,去維護環境的美、創造環境的美,如此推行環境教育,才有辦法達到環境教育的目的。


人類藉助感官來認識世界,因此感官能力的具備是一切認知行為的基礎。在人類主要的感官中,蒐集環境資訊的能力以眼睛可伸達的距離最大,然後依次為耳、鼻、身、舌等,它們分別是代表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觸覺、以及味覺。欣賞景觀的能力始於「看」,如果懂得「如何看」,那就能夠充分發揮我們天賦的視覺本能,將看的功能發揮得盡致。

當孩子置身在大自然時,如能應用美的法則,鼓勵孩子運用視、聽、嗅、觸覺等感官,自己去發現、去想像、去感受體會美的存在,在其環境敏銳度及環境行為的培養上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

情意教學在理性溝通階段,除了努力促成學生發表,不打壓學生某些可能幼稚膚淺甚至病態的思考之外,還要避免流於鄉愿,避免寬容變成隨便,避免寬容造成馬虎,因此,教師宜盡量去發掘有深刻感動力量的教材,無論它是一首詩、或一篇小說、一個故事、一幅畫、一首音樂、一部電影、一座雕刻、一部傳記,用一種有趣的、生動的自然方式、導入情感、使人嚮往的方式,使它成為灌溉情意統整機制的文化資源。並利用情境鼓勵學生去比較、批評、選擇判斷那種理性或感性的表達更深入,更合乎寬容、欣賞、尊重、關懷的指標,更能幫助我們對人生持有廣闊的視野,並因而滋生更具豐富內涵的情意態度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蛋寶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